风口上的人工智能,开始卖力地推大比拼
“火爆,火爆,太火爆了。” 你很难想象,在一个专门讨论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的论坛上,演讲嘉宾会像明星一样,被层层听众围到水泄不通、寸步难行。 而这一幕,正真实地发生在北京举行的一场论坛上。 创业者像明星一般被“围堵” 6月14日,2024智源大会在北京开幕。这场为期两天的论坛围绕人工智能学术前沿和产业热点展开讨论。 在论坛现场,创业者如同明星一般被参会者“围堵”。 有文章写道:会议结束后,月之暗面CEO杨植麟被参会者层层围住。熟悉杨植麟的人调侃,“一个 i 人,被一群 e 人围住了”。 人工智能在中国的热度可见一斑。 几年前互联网上流传着一句话:“只要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如今,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当下的“风口”,就是人工智能。 大模型进入“地推”阶段 和会场内火热相对应的,是场外的大模型推广。 当天中午,不少大模型厂商在会场外支起摊位,卖力推广着自己公司的大模型。 而一旦产品进入“地推”阶段,即便是“高大上”如人工智能大模型这样的产品,推广手段也变得异常朴素。 虽然推广方式朴素,但很有效。记者现场直观目测,送数据线的摊位前确实要比其他厂商围着更多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天的分论坛现场,有业内人士透露,“据说现在一个下载量,要十几块钱推广费。” 显然,随着大模型进入“地推”阶段,大模型厂商间的竞争正变得日益激烈。 不过,“地推”上的比拼其实也只是人工智能大模型价格战的延续。不管厂商是否愿意加入,在国内,大模型价格战事实上已经出现。 多家媒体此前报道,以“元/千Tokens”作为计量单位,多款大模型产品价格进入“厘时代”,甚至有的产品直接宣布免费。 除免费使用的大模型外,目前已有厂商进入第二轮降价周期。就在本月初,国内大模型厂商智谱AI宣布再次降价,号称“写两遍《红楼梦》也只需要1毛钱”。 论坛现场,智谱AI CEO张鹏谈及价格战时也对此回应称,价格低是因为“技术确实能做到那一步,能把中间的成本空间释放出来当作大家的收益”。 他同时表示,当真的有一天AI大模型能力变成像水、电等基础供给的时候,这对大模型企业来讲,一定意味着更好的发展空间、更好的发展态势。 人工智能走进普通人生活还要多久? 不过,火热之外的现实是,人工智能距离真正进入普罗大众生活还有巨大空间。 此前,有业内人士就向中新财经记者就指出,当前大模型“表面看起来很火热,但是从用户的角度看好像很无感”。 简而言之,大模型还没有成为普通人的“刚需”。而这也是大模型获客成本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业内看来,其中的原因既包括产品成熟度与公众预期有差距,也存在绝大多数公众对人工智能认知不足的问题。 事实上,中新财经记者在智源大会现场,也多次听到参会者向嘉宾提出“大模型C端如何落地”“真正进入大家生活还有多久”“是需要一年,还是五年、十年”这类问题。 从当天嘉宾的公开表态来看,人工智能技术或许将通过无人驾驶的逐步实现率先“落地”。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智源学术顾问委员张亚勤就表示,无人驾驶可能会成为第一个真正实现具身智能或物理智能的AGI,而时间节点就在明年。 他说,“无人驾驶要变成主流、通过新图灵测试,需要是好司机,也需要是老司机。我认为明年会实现。” 而这一进展如果实现,将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际场景中的落地应用。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编辑:文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