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英歌火到了伦敦,英歌舞成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爆点
燃爆海内外的“中华战舞”再度惊艳世界——龙年春节,普宁英歌火到了伦敦。 在大年初二的伦敦特拉法加广场,一场亚洲以外最大型的新春庆祝活动——“四海同春”新春庆典吸引了超过70万民众慕名参与。 来自广东潮汕的普宁英歌奉献了英武大气的表演,“舞动伦敦”,惊艳了当地观众。英国国王、首相先后为庆典发贺信,国王查尔斯对此次新春庆典表示高度赞扬,称之为“最成功、最难忘的活动”。 随着春节正式被定为联合国假日,“中国年”升级为“世界年”,英歌的出海演出让世界各国人民看到英歌舞的魅力、领略到中华文化雄浑壮丽的风采。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与暨南大学合作出品、岭南文化传播研究院发布的《岭南非遗国际传播影响力》研究报告指出:近年来,岭南非遗频频出圈,其中结合传统节日的节庆祝福、庆典仪式的民俗类非遗,已然成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爆点。 岭南精气神被世界看见 从田间地头跳到城市广场,再到如今的亮相海外,英歌舞兼收并蓄、守正创新,展现了中华文化面向世界的开放胸襟。一股岭南雄直之气也正在被世界看见。 在赴英表演前夕,羊城晚报“名家工作室”融媒体栏目专程赴普宁,记录拍摄普宁英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南山英歌队教练陈来发及南山英歌队演练实况,并推出专题微纪录片。 陈来发与英歌结缘半个世纪。他认为英歌包含着一种团结拼搏、勇往直前的精气神。“不管雨有多大,有的队员跳到快虚脱了都不能下场,不会停止表演。”也正因如此,他带领的南山英歌队此次在伦敦的表演中大放异彩。 普宁英歌舞兴起于明末清初,至今已传承三四百年。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财经大学教授江冰介绍说,英歌舞根系中原,表演内容取材于《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化妆卖艺大闹大名府、营救卢俊义的故事情节,是扬正压邪、吉祥平安的象征。“英歌体现出一种武德雄风,唤醒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和民族记忆。”江冰说。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渐扬帆出海并成为世界潮流的今天,如何把最地道的文化展示给世界人民?江冰认为,应尽量把英歌舞最原始最本土的气息呈现出来,“在信息爆炸时代,任何一个微小的差别都可能让传播力削减,英歌舞流传至今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所以在对外展示展演中,要注意保留它的原汁原味,保留它作为‘中华战舞’的战斗气势,不能演变为一种肤浅的舞蹈表演。” 走向“中国式流行文化” 此次赴伦敦演出并不是潮汕英歌第一次走出国门。去年6月,普宁富美青年英歌队也曾到泰国春武里府帕那尼空、乌隆府,与泰国当地的英歌舞者交流经验,一同表演。 去年12月,来自泰国春武里府旧罔县的英歌文化交流团,来到揭阳普宁、汕头潮阳开展文化交流。英歌舞已然成为各个国家英歌舞者的“共同语言”。 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李宏新认为,英歌舞在线上线下引发关注,与近些年国家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密不可分。 而中国传媒大学非遗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杨红在新近研究中发现,实现文化输出的要点之一是要增加文化的可实践性,非遗恰恰具有这一特征,这也是英歌舞得以跨文化出圈的原因之一。 “英歌舞是潮汕人与自己生长并热爱的土地进行的互动,是一种可以舞起来、聚起来,可以实践的文化,是一种开放度高、共享性强的艺术表现方式,背后是文化活跃的生命力、超强的吸引力。”杨红认为,以英歌舞为代表,中国非遗的当代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拓展为“中国式流行文化”。 英歌舞的流行,离不开短视频的“东风”。广东省文化馆原馆长、非遗保护专家杨明敬认为,英歌舞持续火爆表明,非遗在当代的传承与传播要更多借助新媒体力量。 英歌舞的可实践性让其走出潮汕实现跨文化传播,背后是一代代英歌传承者推陈出新的努力。自英歌火爆出圈以后,不少英歌队创新教学模式,创新英歌服饰、脸谱、队形,引入女性队员,让这项绵延数百年的古老非遗绽放出新的生命力。 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广东省政协委员陈平: 民间文化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 羊城晚报:这两年英歌舞出圈出海,秘诀是什么? 陈平:秘诀在于英歌舞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艺术形式、广泛的群众基础、创新的发展方式。同时,英歌舞铿锵有力,非常容易激发观众特别是青年人的激情和参与感。 羊城晚报:从英歌舞到醒狮,岭南非遗展现出怎样的中华文化形象? 陈平:英歌舞和醒狮都是岭南地区独特的文化现象,不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间气息,更是岭南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产物,是岭南人民对生活、历史和文化的独特理解和表达方式。 比如说英歌舞的表演内容多取材于《水浒传》中的英雄事迹,展现了豪迈、英勇的精神风貌;醒狮则象征着勇猛、力量和独立。它们通过具体的形式和内容,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精神。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英歌舞和醒狮不断吸收和融合各种文化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和风格。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非遗项目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观众的需求。这种传承和创新的精神,是中华文化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动力。 羊城晚报:这对当下的文明互鉴交流有着怎样的启发? 陈平:文明交流互鉴需要有具体的载体,还需要大量的互动和交流。民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明互鉴交流的重要载体。通过加强对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能够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全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国内民众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推动中华文化的持续发展。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编辑:叶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