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家居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广告位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 >

私募新产品备案热情不减多资产策略受青睐

2023-07-10 01:28 [热点] 来源于:中国网  阅读量:12051   
导读:据第三方数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私募证券类投资基金共计备案产品11186只,与2022年上半年的11251只相比略微下降。总体而言,上半年私募产品备案热情不减,百亿规模的私募产品备案数量超过50只。 从私募备案产品策略方面来看,上半年...

据第三方数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私募证券类投资基金共计备案产品11186只,与2022年上半年的11251只相比略微下降。总体而言,上半年私募产品备案热情不减,百亿规模的私募产品备案数量超过50只。

从私募备案产品策略方面来看,上半年股票策略的备案产品占六成,其次是多资产策略产品,占全部备案产品的14.99%,期货及衍生品策略产品占9.82%,排名第三。作为2023年上半年“备案王”私募,博润银泰投资上半年共备案产品89只。从该私募备案的产品一级策略来看,绝大多数产品为多资产策略,少量产品为期货及衍生品策略。

把握轮动机会

在全球资本市场大幅波动,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融合了多类资产或策略的多资产策略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通过对不同底层资产和策略的合理配置,构建出更为安全的投资组合,大幅降低经济周期、股票市场走势等因素对投资组合的影响。相比于单一资产或策略组合而言,其所具备的多元化和分散化的优势在目前的市场背景下不言而喻。

今年5月,以多资产策略为核心策略的半夏投资旗下产品宣布封盘,这一消息也成为多资产策略获得投资者关注的重要契机。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统计,无论是短期还是中长期,多资产策略均有较好的表现。截至7月9日,今年以来的多资产策略指数涨幅达1.23%,仅次于债券策略指数;近三年、近五年的多资产策略指数涨幅分别达22.26%、45.12%,仅次于期货及衍生品策略指数的表现。

除半夏投资外,部分以多资产策略为核心策略的私募机构陆续发布了后市投资展望。

玖瀛资产称,从宏观环境来看,部分高频数据预示了未来经济的积极走势。当前股债收益比率与去年峰值持平,权益资产仍显示出性价比优势。海外流动性边际好转预期有利于股票价格修复及推动成长类行业估值回升,此外宽松的流动性基本面显示未来债市依旧具备可持续配置的价值。从商品市场来看,当前农产品较为强势,而黑色品种和化工品偏弱,后续看好国内工业品定价存在进一步的上行空间。

敦和资管则相对看淡美股投资前景。该机构表示,当前美股的流动性状况不如上半年,后续很难再延续上半年的上涨趋势。

逆势加仓

私募排排网组合大师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21日,股票私募仓位指数为79.99%,较前一周上涨0.46个百分点。其中满仓股票私募占比为58.73%,中等仓位(50%-80%)股票私募占比为31.51%,而低仓位(20%-50%)和空仓(仓位小于20%)股票私募占比依次为9.07%和0.69%。

上述私募机构中,百亿级私募大幅加仓,仓位指数创出近8周新高。分规模来看,除了二十亿元以下规模的股票私募减仓外,其余规模的股票私募均逆势加仓,尤其是百亿级股票私募加仓力度最大,同时仓位最高。

数据显示,百亿级股票私募仓位指数为81.72%,较此前一周上涨2.69个百分点,同时百亿级股票私募仓位指数创下近8周新高和今年以来的次新高。具体来看,满仓的百亿级私募占比达61.46%,中等仓位的百亿级私募占比为33.23%。

看好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年中时点,相关私募机构纷纷发表后市行业配置观点,当下热门的人工智能、军工、医药等相关行业被广泛看好。

磐耀资产董事长辜若飞表示,站在当前时点,持续看好军工、医药行业。军工行业即将迎来新一轮订单周期、产品换代周期共振,在今年三季度有望迎来指数级机会。从细分领域来看,有核心卡位优势竞争格局的环节如航发产业链,以及新技术新产品新赛道仍然处于落地阶段的环节如卫星等领域,值得关注。辜若飞还表示,看好医药行业未来的确定型复苏,医药行业的性价比有望进一步凸显。辜若飞进一步提示,看好底部周期反转、市场份额逐步往国内龙头集中的低值耗材方向;政策强支撑,业绩增长确定性强、后续存在基药催化的低估中药品种;汇率贬值和海外加息承压下的国内优质创新药公司;产品短期供需错配、国资并购热潮下的资源产品属性行业如血制品。

此外,作为上半年最火的市场主线之一,AI行情备受关注,在源乐晟资产创始人曾晓洁看来,此轮AI领域带来的科技变革,可以与2012年、2013年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变革相比。“全世界几乎所有科技企业,都将大量资本开支投入到AI研发中。这个变革刚开始,只是由于市场投资者对当前行业发展过于乐观,市场波动比较大。”对于接下来AI板块的投资,曾晓洁认为,从产业趋势看,AI行业未来发展空间会很大,但处在当前时点,则需要加强与产业人员的紧密沟通,了解未来哪些公司将会真正受益于技术创新浪潮。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编辑:山歌)

广告位
广告位